小學教師職稱論文范文(一)
學生間的合作學習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就連學校教育也有時因為過多地重視競爭而忽視合作。加之現在的獨生子女比較多,學生大多缺乏合作意識和與他人相處交往的基本技能。而面對復雜、多元、多變、互賴的社會,學生不僅要從小學會如何競爭,還要學會如何合作,因為合作是開放社會的主流。合作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是互相學習的過程,也是智慧碰撞、潛能發揮的過程。因此作為傳道授業的教師就更應該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我們可以將學習習慣的好與差,成績的優與劣的學生進行和諧地搭配組合成4到6人的合作小組,然后把閱讀教學的幾個關鍵環節放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學生獨立操作中完成。
一、小組合作初讀課文
閱讀教學的第一步是初讀課文,教師可布置一定的預習任務讓學生獨立預習課文,然后進行小組間的合作。合作前,教師提出合作要求:朗讀課文,相互指正,力求每人都做到不多字、少字、錯字,不讀破詞。具體的合作方式就課文而論,篇幅長、自然段多的課文,可以分自然段讀;篇幅短的課文,可輪流讀,也可以讓最需幫助的學生讀。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應袖手旁觀,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初讀課文,特別要強調聽讀時要專心,不可裝模作樣,心猿意馬。
二、小組合作精讀課文
合作學習并不是孤立的學習方式,它應與自主學習、創新學習融為一體。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釋疑、爭論,培養思維的多向性、求異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展開討論、評議,使智慧相撞,互相促進,產生創新精神的群體感應。
學生精讀課文前,教師可提出相應的合作要求。
通過朗讀,討論交流:
①讀了全文,你知道了(或體會到)什么?
②哪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讀了某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③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好?讀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④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
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進行充分自主地學習,在小組的合作中,學生的智慧,學生的思維將會進一步得到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合作方式可分以下三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