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原創、轉載)
今天初一年組的數學競賽在第七節課下課時圓滿結束了。學校每學期都會讓各學科組織競賽,對于學生們
的好處如下:
1、可以提高學生對某一門學科課程的興趣
參加某一學科競賽的學生會對這門學科感興趣或有興趣。對本學科興趣不高的學生通過參加競賽,與其他選手的競爭會在自信和自尊的驅使下激發興趣。從而提高和鍛煉學生不怕輸的信心?!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還愁成績提高不了嘛!
有了參加這門學科課程競賽的欲望,有了學習這門學科課程的興趣,學生勢必就會對這門學科予以比較的關注。愈是關注,愈發有興趣;愈是有興趣,就會愈發關注。興趣加關注,將會使學生對這門學科課程進行鉆研,即自學,自發地從現在學習的章節往后面的章節學。這就是往多了學,往深了學的開始。這樣一來,這門學科課程學習的寬度廣度和深度就都有了。學生學到這種程度,這門課程還能學不好嗎?
2、較早地解決了文理分科的問題
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上高中進行文理分科時,瞻前顧后,環顧左右,選文科還是選理科,那叫一個勞心費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有明顯的學習志向或趣向。孩子如果參加某一門學科的競賽,一般情況下,就很容易選擇文理分科的問題了。在文理分科時,大多數的家長都會以孩子的興趣為第一選擇的。
3、經風雨見世面
通過競賽,促進了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培養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開發了智慧,磨練了意志,掌握了自學的技巧,為輕松自如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如果,本學校要求參加某一門學科競賽的學生比較多,在學校里可能進行選拔賽。這就是本校本年級同學之間的較量。全國性的學科競賽大多都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地區級別為賽區的比賽,第二階段則是全國級別的總決賽。在第一階段賽區的比賽中,又分為資格賽、初賽和復賽(決賽)等幾個淘汰賽,賽區的比賽都是有很多學校的同學參加。賽區的復賽(決賽)就是全?。ㄗ灾螀^、直轄市、特區等)范圍經過初賽選拔出來的同學參加。與眾多學校的同學在同一考場經歷這種考試氛圍,是學生經風雨見世面的絕好機會。對今后到學習就做了鋪墊,有長遠的益處。再者、能參加賽區的復賽(決賽),就有希望獲得賽區的獎項(金、銀、銅或一、二、三等獎。)可不要小看這些獎項,的確是各重點學校進行自主招生報名的條件之一。也就是俗說的“敲門磚”。北大清華的自主招生都看這個,更別說其他的重點學校了。通過“敲門磚”,拿到一定的資格,經過一定的考試,取得重點學校的招生考試資格,那就是“本錢”比其他孩子多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