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地理相關論文
【摘要】以XX高職院校為例,根據國際貿易專業經濟地理課程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經濟地理國際貿易高職措施
一、經濟地理課程的基本情況
目前,XX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以服務泛北部灣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通過產學合作、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創新,為中國東盟經濟第一線培養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知識,具備專業素質,實踐技能強、富于創新精神和職業素養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經濟地理作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了解,熟悉通行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更全面、系統而有針對性的完善知識結構。
經濟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除了講授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等系統知識,還引入經濟環境的概念,闡述國際、區域經濟及政治格局的發展,使地理科學研究和經濟理論研究相輔相成。為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對高職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學生掌握經濟地理基本知識與一般規律,學會運用經濟學思維去分析和解決經濟地理問題,強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高職院校在國際貿易專業中專門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其教學內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切合當前國際、區域經濟建設實際。
二、經濟地理課程的主要特點
第一,涉及面廣,課程綜合性強。經濟地理課程內容涉及地理學、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國際政治與經濟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學科。因此該專業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需要建立多學科基礎理論的概況,在綜合性思維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