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的理解與認識社會主義源于拉丁文,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眾利益。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并作了科學解釋,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社會主義這個概念表達了一種和私人利益相對立的集體利益,表達的是對社會利益的關心和關懷。
社會主義是同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相伴而生的一種思想,是首先由莫爾開創的空想社會主義,到19世紀初,歐洲的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把空想社會主義推向了頂峰,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對未來社會進行了構想。后來隨著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的產生,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使用社會主義這個概念,為了與其他流派的社會主義加以區別,恩格斯將社會主義命名為“科學社會主義”,所以本文主要就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談談我自己的理解與認識。
一、科學社會主義
(一)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概念
科學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科學社會主義是關于社會主義的本質、性質、特征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是由科學的哲學、經濟學、社會管理學、行為科學等科學理論組成的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是人類關于社會發展理論的最新成果,其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而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實質上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實踐。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內容
科學社會主義包括了以下的基本內容,首先,闡明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以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取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科學地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然后,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無產階級是作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出現的。最后,無產階級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產階級社會的過渡。因此,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要對整個社會進行改造,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實現由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偉大目標。此外,科學社會主義科學地闡明了無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