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科競賽保送加分政策解讀
來源:原創 2012-09-19 10:01:14
(摘自學而思網)
大家好,我是物理競賽的教師蔡子星(講師介紹),大家以前可能看見我經常錄一些自主招生的視頻。為什么呢?因為這兩個競賽和自主招生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像的,所以我同時也是一位物理競賽的教師。
今天給大家解讀一下高中學科競賽的加分和保送的一些政策,以及我們怎么樣看待這些政策。
首先解釋一下我們現在說的五大學科競賽是指的什么?有很多比賽,能力測試比賽、力學競賽等等,我們指的這競賽指的是在每年的九月份左右舉行的,數學、物理、化學的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以及在每年的四月左右舉行的生物和信息學的競賽。這五門統稱五大學科競賽。
這些競賽是三個年級,高一、高二、高三都可以參加,但是一般來說是高三的學生獲獎的概率會比較大一些。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比賽,比如說科技創新大賽,比如說高一年級北京的有北京的高一力學競賽,有北京市化學競賽,這些競賽都不是我們所說的五大學科競賽。好,這些競賽獲獎到底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在北京市的這級比賽可能獲得的是賽區的一、二、三等獎。以數理化三科為例,數學是在九月或者十月舉行的一個比賽,一試和二試兩套卷子一起做,做完之后我們會來評住一個北京市的賽區的一、二、三等獎,這個獎你在獎狀上面寫是全國數學聯賽的一等獎(北京賽區)。物理是在九月份開始有預賽,到十月份一個復賽,復賽時候決出這幾個獎?;瘜W整個叫做初試,初試的話也是相當于比一次給出這個獎項來。
這個獎項有什么樣的效果?獲得賽區一、二、三等獎。從2014年開始獲得這個獎項的同學不再直接具有保送資格。在此次前獲得賽區一等獎的同學,是有保送資格的。他可以參加保送生的考試,或者保送,或者是獲得一些加分的政策,都有可能。但是從2014年開始,也就是現在的新高一的同學,從這屆開始他們不再獲得保送資格。這是什么呢?他們很有可能會參加自主招生,因為很多自主招生的招簡里面都這么寫到,不同學校里面要求不一樣,但大部分都會說獲得賽區一、二、三等獎的同學。有的規定一等獎,有的規定二等獎,可以參加自主招生。同時自主招生考試和這樣的競賽之間的這一級比賽是有相似之處的。不完全相同,一些思維方法上面可能是相近的。所以學習這樣競賽對參加自主招生考試肯定是有好處的。
第二個是說在全國決賽、復賽,決賽決出來北京市的前幾名,比如說今年數學是前十名,物理前十六名,他們會參加全國的決賽。其中決賽也被叫做冬令營,這個考試時間會比較晚,比如說今年物理考試早一點,十月份,數學是會稍微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