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1)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2. 近代中國進行的反侵略戰爭的歷史意義及失敗原因。
第一,近代中國人民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的野心,粉碎了他們瓜分中國和把中國變成完全殖民地的圖謀。
第二,近代中國人民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振奮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意識。
原因: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首先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決定的。其次,是國家經濟特別是經濟技術和作戰能力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不推翻腐朽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敗社會制度,要想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去進行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是不可能的。
3. 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推行殖民擴張政策,想把中國變為他們的殖民地,開辟其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中國廉價的工業原料。這場戰爭是英國蓄謀已久的,因而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清政府實行的禁煙運動是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導火線。
鴉片戰爭爆發后,中國的主權開始遭到破壞,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中國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因為如此,鴉片戰爭就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4.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